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意义:希望通过对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njrily的品质性状qtl定位,找出大豆百粒重、蛋白质含量和油脂含量的qtl位点,为大豆品质育种提供依据,从而推动大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利用,促进商业化育种,提高育种效率。
国内外研究概况:关于百粒重的qtl定位,汪霞等找到了3个主效qtl(qsw-6-2、qsw-20和qsw-10-4)[1]。
孙亚男等定位了16个与大豆百粒重性状相关的qtl,其中有5个qtl分别与环境发生互作,互作贡献率在0.11%-0.52%之间;定位了8对上位互作位点,贡献率在1.15%-2.59%之间[2]。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目标:希望通过对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njrily的品质性状qtl定位,找出大豆百粒重、蛋白质含量和油脂含量的qtl位点。
内容:对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njrily的326个家系进行品质性状测定结合3953个bin标记的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进行qtl分析,从而找出大豆品质性状的qtl位点。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提高大豆百粒重、蛋白质含量和油脂含量等表型鉴定的准确性。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将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njrily的品质性状测定结果和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结合起来,然后通过qtl分析,从而找出大豆品质性状的qtl位点。
技术路线:蛋白、油分测定 百粒重测定 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 ----qtl分析,根据lod值大小确定qtl是否存在实验方案:利用大豆近红外品质分析仪测定大豆蛋白、油分,同时测定各家系的百粒重,结合已有的包含3953个bin标记的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进行qtl分析,从而找出大豆品质性状的qtl位点。
可行性分析:已构建重组自交系群体njrily,并已构建了包含3953个bin标记覆盖大豆基因组2115.42cm的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实验初期准备就绪,可行性较高。
4. 研究创新点
希望通过对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NJRILY的品质性状QTL定位,找出大豆品质性状的QTL位点,推动大豆品质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利用,促进商业化育种,提高育种效率。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利用大豆近红外品质分析仪测定大豆蛋白、油分,同时测定各家系的百粒重,结合已有的包含3953个bin标记的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进行QTL分析,从而找出大豆品质性状的QTL位点。
预期进展:通过蛋白、油分的测定和百粒重的测定,对其进行QTL分析,从而寻找开发新的QTL位点。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