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 引起的稻瘟病是世界水稻生产上的毁灭性真菌病害[1]。
而从分子水平了解该病菌的致病机制对设计新农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g蛋白信号调控因子(regulators of g-protein signaling, rgs)通过调控异三聚体g蛋白,使真核生物对外界信号刺激作出应答而参与调控生物体的生理活动[2]。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
通过获得稻瘟病菌mocpa2的敲除突变体,对其进行生物学分析,阐明mocpa2在稻瘟病菌中的生物学功能,并对认识其他重要植物病原真菌的致病机理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对开发新型杀菌剂、设计高效低毒的真菌控制策略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mocpa2基因突变体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参照sambrook等(《molecular cloning》)。
稻瘟病菌敲除突变体的生物学性状(含致病性)测定参照王艳丽等[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3, 26(2): 33-37]和陆凡等[生物多样性, 2001, 9: 201-206]的方法。
稻瘟病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和转化参照xu的方法(genes and development, 1996, 10: 2696~2706)。
4. 研究创新点
长期以来,稻瘟病的防治始终是水稻生产上的一个重要难题,而控制该病原菌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了解其生长发育及其致病过程的分子机制。
本实验通过对之前研究中对稻瘟病菌生长发育都有明显影响的基因MoRGS1,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出的受其影响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的MoCPA2,MoCPA2是通过影响稻瘟病菌的精氨酸代谢过程而更深层的对稻瘟病菌生长发育以及致病性产生影响,对深入了解稻瘟病菌的致病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4年9月1日-2014年9月14日:引物设计及载体构建 2014年9月15日-2014年10月:原生质体转化和验证,获得突变体 2014年10月-2014年11月:突变体的表型测定 2014年11月:论文撰写与修改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