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导向内部控制研究开题报告

 2023-01-20 09: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风险是一种可以识别的不确定性,它能对企业经济利益或其他利益造成有利或不利影响,不确定性的来源具有多样性。企业管理者不仅要提高警惕,还要对其进行科学和严密的评估及控制。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就是以风险识别和评估为基础,管理风险,继而分析、设计和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旨在降低风险以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

随着国际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为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大市场中开展经营活动提供了机会,同时也使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环境面临更大的风险。风险已成为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管理与控制风险变得越来越重要。

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存在的目的在于对威胁其目标实现的风险进行管理。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否发挥作用,还必须考虑企业面临的风险的性质、范围、风险可量化程度、控制成本与管理相关风险可获得的收益的对比。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首先主要是通过收集有关的文献、数据等资料,通过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研究,得出我国目前实行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对其进行深入探讨分析。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内部控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随着外部竞争的加剧和内部强化管理的需要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纵观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大致上经历了以下六个阶段:

1、内部牵制阶段

一般认为,20世纪40年代以前是内部牵制阶段。内部控制思想的萌芽早在五千多年前就出现了。苏美尔文化的史料记载中会计账簿数字边的标记、古埃及古物入仓时的职务分离、我国周朝留下的记录--#8220;一毫财赋之出入,数人之耳目通焉#8221;等,均反映了内部牵制的基本原理,即以账目间的相互核对为主要内容并实施岗位分离。内部牵制理论建立在两个基本假设之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无意识地犯同样错误的可能性很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有意识地串通舞弊的可能性大大低于单独一个人或部门舞弊的可能性。美国著名审计学家蒙哥马利1912年所著的《审计--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已明确表述过这种思想,这种思想在早期被认为是确保所有账目正确无误的一种理想控制方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22.11.1-2022.12.31确定选题、收集资料,写出开题报告,递交老师审定。

第二阶段:2022年1月至2月广泛搜集与选题有关的著作和资料,仔细的阅读资料,了解国内外与选题相关研究水平和状况,为撰写论文找准切入点并写出论文提纲。

第三阶段:2022.3.1-2022.3.31完成论文初稿,请导师对论文的写作具体情况进行中期检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蔡筠. 浅谈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在企业中的运用[j].现代商业,2013(11)

[2] 张春来.简析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3(10)

[3] 张利霞.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3(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