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中间业务具有品类丰富、资本占用少、风险小、客户黏性高、收益稳定性强等突出特点,对商业银行经营转型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欧美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普遍达到40%-80%。2013年,美国大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平均占比超过了50%。与国际同业相比,中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范围相对狭窄,业务量较小(2013年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基本在20%左右),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潜力巨大。
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不利影响,近年来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有所增加,银行贷款业务收益能力下降;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迅速扩张,对银行业产生一定的冲击;日前,国务院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决定》,进一步降低外资银行的准入门槛,加剧银行业的竞争;这些都促使我国商业银行加快改变营收结构,发展中间收入业务势在必行。
发展中间业务早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共识,然而现实情况是一些银行过度依赖咨询顾问费,银行经营水平滞后、服务产品结构单一有关。中间业务同质化严重,无序竞争。所以创新中间收入是银行扩展营收的根本之道。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对比中外商业银行中间收入差异,分析国内商业银行中间收入的营收结构和发展趋势,探索国有银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发展优势。总结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特征,提出中间业务的创新策略。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国内商业银行中间收入发展滞后的原因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银行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发展的重中之重,国内外学者关于中间业务的研究有很多。
顾玉新(2013)分析了中间业务创新存在的问题,金融体制和管理体制落后,技术资源和人才资源投入不足;并对就如何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能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建立产权明细、权责分明的现代化银行制度,同时有条件的放宽银行业的准入制度,合理的引人竞争机制,加大技术投入,培养复合型人才。
苏娜(2013)认为与国外较为成熟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模式相对比,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主要表现在:业务品种较单一、创造的收入占比较低、经营规模较小等方面。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不能片面地为降低不良贷款、提高利润而发展中间业务,并为此机械地制订相应的考核指标,并下达到各分支机构。一方面,银行不要忽视当前、并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然存在的十分庞大的贷款融资需求。另一方面,银行也要高瞻远瞩,要抓住当前良好的发展机遇,积极展金融创新,稳妥、高效地展中间业务。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定义和范围,对商业银行的意义及研究现状
2.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现有政策体制的限制
3.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结构和类型的对比,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落后的原因
5. 参考文献
[1]苏娜.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
[2]李越.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与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3.
[3]田国强,赵冰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j].科技致富向导,2012(33):247-248.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