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室内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多,室内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然而,室内环境中常常存在着各种污染物,如甲醛、苯、tvoc、pm2.5等,这些污染物可能来自于建筑材料、家具、装饰材料、烹饪、吸烟等,长期暴露在污染环境中会导致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健康问题,因此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和有效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研究目的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嵌入式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在室内空气质量检测领域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迅速。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1.室内空气质量相关参数的监测需求分析,明确需要监测的污染物种类、浓度范围、精度要求等关键指标,为后续传感器选型和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2.基于传感器技术的污染物检测方案设计,包括传感器选型、电路设计、数据采集和处理算法等。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课题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逐步推进,具体步骤如下:1.文献调研阶段: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检测技术现状、传感器技术发展趋势等,为系统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2.需求分析阶段:分析用户的实际需求,确定系统需要监测的污染物种类、浓度范围、精度要求等关键指标,为系统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3.方案设计阶段: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系统的总体方案,包括系统架构、硬件模块、软件模块、数据流程等。
5. 研究的创新点
1.低功耗设计:针对传统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系统功耗高的问题,本设计将采用低功耗传感器、低功耗微控制器和低功耗通信模块,并优化系统软件,以降低系统功耗,延长系统续航时间。
2.多传感器融合技术:为了提高系统的检测精度和可靠性,本设计将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将多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进行组合,并利用数据融合算法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以减少传感器误差,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智能化数据分析:本设计将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室内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并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空气质量状况,为用户提供更智能化的服务。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陈建华,周翔,施巍,等.面向室内空气质量安全的智能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j].传感器与微系统,2021,40(04):135-139.
2.李欣,张晓玲,刘晓明,等.基于stm32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系统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2021,44(06):105-110.
3.张文静,谢震,王建.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与控制系统设计[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21(03):118-122.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