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业板市场的制度性缺陷及改善途径开题报告

 2023-01-18 09: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经过监管部门长达十余年的斟酌与酝酿之后,中国创业板最终在2009年10月30日正式运行并交易。5年来,创业板为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引导社会资源向新兴行业聚集,带动了创业、创新热潮,推进了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有助于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资本市场制度改革与创新。这期间创业板市场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其发展的弊端及自身的种种缺陷也日益暴露出来,例如,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市场地位不准确、高市盈率高发行价和高超募率的三高问题,缺少有效的退出机制问题等。若这些问题不能得以解决,很有可能会导致公司破产倒闭、市场剧烈动荡,不利于中国创业板市场和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的健康发展,严重的话更会对中国经济的转型带来负面影响.。本文选取这一命题的意义在于,通过对中国创业板的分析,使有关各方了解我国创业板现状,认识到其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着重分析我国创业板在制度上的缺陷,并探讨社会各方在该方面需做出怎样的改善以促进其健康的发展。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引言二、文献综述三、创业板在中国的发展(一)近年来中国创业板发展的现状(二)我国创业板的作用及社会意义四、着重分析中国创业板在制度上存在的缺陷及其存在的原因五、如何修正和完善我国创业板的制度以促进其健康发展(一)从创业板市场自身的角度(二)从政府及监管部门的角度(三)从企业的角度六、总结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蔡锦迎(2013)较为全面地总结了我国创业板市场所存在的问题,认为其主要存在市场地位不准确、超募现象严重、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及缺少有效的退出机制等问题,应积极采取完善创业板市场的制度建设,加强监管,完善发行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等,以促进股票市场的良性发展。

王世飞(2014)应用var模型度量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市场风险,经过分析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价格波动明显大于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的潜在风险大于主板市场,其高增长的性质伴随着高风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 撰写方案1、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创业板的现状,对比国外的发展情况寻找当前我国创业板制度中存在的问题4、依据国内外理论研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从多方面找出解决问题方法5、结论

二 研究计划进度1、2022年12月1日--2022年1月18日撰写、提交、修改开题报告

2、2022年1月19日-- 2022年4月20日 完成论文初稿3、2022年4月21日-2022年5月10日 对论文进行修改,最后定稿打印。

5. 参考文献

[1] 王世飞. 创业板市场风险分析.金融经济,2014(18):11-13

[2] 蔡锦迎. 我国创业板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对策.财税金融,2013(33):50-51

[3] 吴利军. 创业板制度设计需进一步突破 .证券时报2014-10-31(a0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