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海洋资源开发的不断推进,水下清淤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传统的人工清淤方式存在着效率低下、安全风险高、成本昂贵等诸多弊端,已难以满足现代工程建设的需求。
水下清淤机器人作为一种智能化、自动化的清淤设备,能够有效克服传统方式的不足,在提高清淤效率、保障人员安全、降低工程成本等方面展现出巨大优势。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随着机器人技术、水下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水下清淤机器人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
国内外众多研究机构和企业纷纷投入到水下清淤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中,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水下清淤机器人系统需求分析:分析水下清淤机器人的作业环境、清淤目标、任务要求等,明确电气系统的设计需求,制定电气系统技术指标。
(2)水下清淤机器人总体方案设计:设计水下清淤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运动方式、控制系统架构,为电气系统设计提供基础。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仿真建模、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逐步深入地开展。
首先,进行文献调研,了解水下清淤机器人和电气系统设计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课题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其次,根据水下清淤机器人的作业环境和功能需求,进行系统需求分析,明确电气系统的输入输出参数、控制策略、性能指标等,为后续设计提供依据。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课题致力于设计一种高效、可靠、安全的水下清淤机器人电气系统,并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探索:
(1)针对水下环境特点,设计高可靠性、抗干扰能力强的电气系统,采用防水、防腐材料,以及电磁屏蔽、隔离等措施,确保系统在恶劣环境下稳定运行。
(2)研究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环境感知技术,提高机器人对水下环境的感知能力,实现对水质、障碍物、目标物体等的实时监测,为机器人安全作业提供保障。
(3)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控制算法,提高机器人的自主决策和智能化水平,实现对不同清淤环境和任务的自主适应,提高清淤效率和作业质量。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王田苗,刘金国,魏巍.水下机器人发展现状及展望[j].机器人,2017,39(01):1-7 22.
2. 张艾群.水下机器人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高技术通讯,2019,29(03):227-239.
3. 庞永杰,王树新,赵玉坤,张铭钧,文力.面向海底管道检测的水下机器人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2017,53(12):77-90.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