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信贷与企业绿色创新——基于《绿色信贷指引》的准自然实验开题报告

 2023-10-18 09:1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绿色发展不仅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碳排放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绿色产业是绿色低碳发展的产业支撑,发展绿色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路径,绿色技术创新则是绿色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在当前经济社会面临巨大可持续发展压力下,绿色技术创新已势在必行。值得指出的是,绿色技术创新活动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在中国现有的金融体系结构中,以银行业为主导的信贷支持已成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主要资金来源。然而,绿色技术创新活动不仅风险较大、资源投入较多,还具有显著的环境外部性,这就使得银行业机构相对保守的风险审慎偏好与绿色创新活动的资金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结构性错配问题,在缺乏针对性的政策激励下,绿色技术创新可能面临更强的融资约束,企业部门也缺乏动机将有限的资源注入到绿色创新活动领域中来,进而使得绿色技术创新供给有可能持续维持在低水平均衡陷阱中。在此情境下,专项性金融支持政策(绿色信贷)的推出可谓是恰逢其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基于我国绿色信贷政策与企业创新的现状,简单进行企业绿色创新水平、企业绿色发明专利的申请数量(对数值)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从而得出两者呈现的关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首先,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围绕波特学说(porter and van der linde,1995)及其他学者关于环境管制与企业创新的基础性理论,再结合世界范围内的学者对于绿色信贷和企业绿色创新得到的理论成果,针对绿色信贷与企业创新这二者的关系进行了相应探究。此外,还在对二者关系进行探究以后,展开对实际数据的基准回归分析,根据企业所有权性质和企业规模大小的区别,深入探究绿色信贷在激励我国企业进行绿色创新方面的作用,以期获得更为显著的效果。
其次,实现了定性研究法与定量研究法的有机结合:为了进行本次研究活动,笔者还广泛阅读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学者们对相关文献进行地系统性、多层次地进行探讨、归纳、总结与梳理。基于对定性研究法的应用,针对绿色信贷对绿色创新活动产生的作用进行了探究,还分析了其影响机制。此外,笔者还参考了两种不同的数据库,也就是色诺芬数据库以及wind数据库。还基于对stata17工具的运用,构建了双重差分模型,从而实现了定量研究。再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有了这两者的共同保证,可使论文的结论更加可信。
最后,不仅运用了整体分析的方法,还运用了重点分析法:为了探究绿色信贷对绿色创新活动产生的作用,需要思考相关政策对绿色创新活动产生的作用。此外,还研究了企业所有权性质、企业规模的差异影响企业绿色创新开展的水平。文章既从整体上加以分析,考察绿色信贷整体实施成效,而且还从两个层面出发探讨研究重点,可以针对不同情况进行更深一步的挖掘。

研究步骤: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曹廷求,张翠燕,杨雪.绿色信贷政策的绿色效果及影响机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绿色专利数据的证据[J].金融论坛,2021,26(05):7-17.
[2] 何睿绵. 绿色信贷政策影响企业创新的效应与机制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1.
[3] 刘强,王伟楠,陈恒宇.《绿色信贷指引》实施对重污染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20,41(11):100-112.
[4] 雷宇辉. 绿色信贷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西北大学,2021.
[5] 刘静. 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D].河北大学,2022.
[6] 舒利敏,廖菁华,谢振.绿色信贷政策与企业绿色创新——基于绿色产业视角的经验证据[J/OL]金融经济学究:1-17[2023-03-15].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4.1696.f.20230310.0921.002.html
[7] 孙焱林,施博书.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PSM-DID模型的实证研究[J].生态经济,2019,35(07):87-91 160.
[8] 滕云.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04):66-69.
[9] 唐祥. 绿色信贷政策对高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22.
[10] 王馨,王营.绿色信贷政策增进绿色创新研究[J].管理世界,2021,37(06):173-188 11.
[11] 吴晟,武良鹏,吕辉.绿色信贷对企业生态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J].软科学,2019,33(04):53-56.
[12] 王玉林,周亚虹.绿色金融发展与企业创新[J].财经研究,2023,49(01):49-62.
[13] 杨柳勇,张泽野.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J].科学学研究,2022,40(02):345-356.

[14] 于波.绿色信贷政策如何影响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J].经济管理,2021,43(11):35-51.
[15] 姚雪松,徐晓光.绿色金融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与机制研究——基于“市场-政府”双螺旋支持下的效力检验[J/OL].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1[2023-03-15].
[16] 张劲松,鲁珊珊.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22,38(07):179-183.
[17] Hu, G., Wang, X., amp; Wang, Y. (2021). Can the green credit policy stimulate green innovation in heavily polluting enterprises? Evidence from a quasi-natural experiment in China. Energy Economics, 98, 105134.
[17] Wang, H., Qi, S., Zhou, C., Zhou, J., amp; Huang, X. (2022). Green credit policy, government behavior and green innovation quality of enterprises.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331, 129834.
[18] Hao, F., Xie, Y., amp; Liu, X. (2020). The impact of green credit guidelines on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heavily polluting enterprises: A quasi-natural experiment from China.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2020, 1-13.
[19] Wu, S., Zhou, X., amp; Zhu, Q. (2023). Green credit and enterprise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The mediating role of eco-innovation.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382, 135248.
[20] Zheng, C., Deng, F., Zhuo, C., amp; Sun, W. (2022). Green credit policy, institution supply and enterprise green innov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Analysis, 1(1), 20-34.
[21] Zhang, Z., Duan, H., Shan, S., Liu, Q., amp; Geng, W. (2022). The impact of green credit on the green innovation level of heavy-polluting enterprises—Evidence from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9(2), 650.
[22] Zhang, Y., Li, X., amp; Xing, C. (2022). How does Chinas green credit policy affect the green innovation of high polluting enterprises? The perspective of radical and incremental innovations.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336, 130387.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4-2024学年第一学期17-19周,第二学期第3-6周资料收集及前期研究: 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与论文有关的中外文献资料,进行理论综述,撰写前期研究报告,要求内容翔实、数据准确、图文并茂,不少于3000字;查阅与论文相关的英文文献,并翻译出6000英文字符以上的资料。

(2)2024-2024学年第二学期第7周:在前期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就学士学位论文的写作方案进行论证,并给出写作提纲,完成开题报告,约1000字。

(3)2024-2024学年第二学期第8-16周:撰写完成毕业论文,按照学校和学院的要求撰写毕业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