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指数基金的发展及问题分析开题报告

 2023-01-14 12: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指数基金是金融投资中一种重要的投资产品,指数化投资也是金融研究中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指数基金可以降低成本,推迟纳税,但也可以分散风险和减少不确定性。消极投资策略是目前全世界《投资学》教科书的主流观点之一,它认为投资者不会从证券分析中获得超额收益,主张买入并持有指数基金的投资方式。消极投资最重要的理论依据是有效市场理论。在指数基金及其相关领域中,无论西方的学术界或是业界长期以来都展开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其分析的方法、方面不断完善在我国,规范化基金的的上市不足十年,指数基金的发展正处于经验的积累阶段,行业的发展空间较大。

本文首先介绍了指数基金和消费投资策略的概念和研究背景,,接着指出我国指数基金的现状及业绩评价,然后本文详尽介绍消极投资策略的优越性,并对消极投资策略在我国具体应用提出建议。最后提出了对未来的展望。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指数基金和消费投资策略概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指数化投资的思想起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当时的许多研究表明,积极投资组合管理策略(Active management)不能取得超过指数所代表的市场本身的收益率。尽管已有的研究对积极管理的基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消极管理的基金,尤其是指数基金仍然缺少研究。Rudd (1980)为指数化投资组合给出了一个简单构建方法,并建立了一个跟踪 SP500 的投资组合。Rudd 提出,相对积极管理投资组合而言,指数基金是消极管理的投资组合,跟踪现有的指数。Gruber (1996)对指数基金进行了有限的研究,指出指数基金相对于积极管理基金是一种有吸引力的、低成本的投资选择。Larsenand Resnick(1998)使用了 Rudd 的方法建立了一个跟踪SP500 指数的投资组合,进而研究了应该怎样跟踪指数以及调整投资组合的问题。Chiang (1998)指出,指数基金在跟踪指数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来自于交易成本,成份股票的变化,公司的活动,现金流变化,指数的波动和股息的再投资。结果,就会产生跟踪误差,跟踪误差是基金和指数之间收益率的差异。Keim (1999)发现,人(2000)研究了成份股票变化对多伦多交易所300 种股票价格指数的影响,研究结果支持了成份股票具有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的观点。Gilli和 Kellezi(2001)具体探讨了以临界值算法进行指数跟踪的问题,他们发现使用临界值控制跟踪误差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临界值算法是一种非常理想的优化方法。Beasley、Meade和Chang(2001)提出了一种指数跟踪的进化算法,并使用 5 种指数的实际数据说明了如何运用较少的成份股票来跟踪指数的问。Marshall和 Roger(2002)指出,为了减少跟踪误差,SP 500 指数基金往往采用僵化的完全复制方法,这种方法会导致成份股票具有相对较低的浮动供给,在成份股票发生变化时往往会产生较高的异常收益率。Randall Morck、Fan Yang(2002)证明了随着指数化投资的增长,SP 500成份股票相对于其他同类股票平均具有较高 q 比率,指数化投资策略增加的需求明显提高了这些股票的价格,所以作者建议消极投资策略应该持有更加分散的投资组合,以避免对市场价格造成扭曲。Burton和 Aleksander(2002)就指数化投资对 SP 500 成份股票定价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证明指数化投资对成份股票定价没有持久的影响。

相比较而言,国内对指数跟踪的研究属于起步阶段。早期关于指数基金的研究文献,大多以介绍指数跟踪的基本知识为主,基本没有实证分析的文献。自2005年以来,定量研究的文献才逐渐涌现。国内对指数基金的研究大致分别从它的作用、跟踪误差产生的原因、业绩评价和投资风险等方面进行探讨,如在指数基金的作用方面,吴世明(2008)认为商品指数基金会改变期货市场原有的供需结构,导致商品价格非理性上涨;在跟踪误差产生的原因方面,马骥,邓清(2004)提出线性跟踪误差模型能更加准确体现投资者风险偏好,李俭富,马永开(2007)通过运用斯坦规则收缩技术,提出运用积极管理策略提高基金管理精度的方法;在指数基金业绩评价方面,我国学者如蔡乙萍等(2006)认为综合考虑各种投资组合的风险与收益的对比情况,在遗传算法下利用 DMin Max 模型配置资产权重将具有较好的投资绩效;在投资风险方面,赵勇,王少国(2009)建议通过减少基准指数的波动,可以大幅度降低跟踪误差方差,从而控制跟踪风险。不过总体而言,国内对指数基金和指数跟踪的实证研究还很少,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 撰写方案

1、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论证发展指数基金有利条件和指数基金的实证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苏芃.指数基金与有效市场和理性人的假设 [j].经济视角(下).2012(04)

[2] burton g.malkiel.passive investment strategies and efficient markets. european financial management . 2003

[3] 陶璀.投资指数基金的时机选择及策略研究[d]. 同济大学 200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