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金融科技因其具有轻资产、高创新、上规模、易合规等优势,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蓬勃发展,受到了各行各业的关注。金融科技聚焦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在传统金融业的实践应用,比以往金融部门的任何一次技术革新要求更高、应用更为彻底,影响也更为深刻而广泛,正在演变成金融发展的核心部分。我国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正在给传统商业银行带来巨大变革。
金融科技为银行发展和改革所带来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金融科技的发展对银行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特殊的风险。金融科技发展背景下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特殊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技术风险、体制风险、监管风险、营收风险以及人才风险。基于银行自身风险安全管理的审慎性原则,必须高度重视且率先解决由金融科技带来的任何新生风险问题。同时在解决新生风险问题过程中必须要处理好发展和监管的关系,这样才不会抑制金融科技对银行发展的积极作用。
因此,在未来扩展金融科技应用范围的道路上,如何应对金融科技带来的风险与挑战是各类银行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尽管既有文献已经极大丰富了对金融科技影响效应的理解,但金融科技究竟对银行的相关风险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仍然是备受关注的一大问题,有关的针对性理论与量化研究将具有一定意义。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到底是加剧还是减轻了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金融科技环境下,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来源机制为何?金融科技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值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这些问题的解答对于促进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融合发展、深化金融体系改革、维护金融安全稳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至关重要。因此,对金融科技与银行风险之间的关联机制及具体影响效应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本文以金融科技对银行风险承担是否具有显著性影响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并对金融科技对银行风险承担是否具有异质性影响进行进一步检验。主要采用的方法是通过构建多元面板回归模型,就金融科技对银行业风险承担的影响效果及其异质性影响进行数据分析和检验,最终得出实证研究的结论,并按照“理论梳理—实证研究分析—对策建议”的思路展开研究写作。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金融科技对银行风险的相关影响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研究如下:
alt和puschmann(2012)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消费者行为习惯的改变、传统银行业的危机,以及监管方面的变化等因素,促进了金融科技的兴起。frame 和 white( 2009) 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与金融行业相关的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内的科技变革与创新发展,由此对银行的传统业务造成巨大冲击,产生了特殊风险,逼迫银行进行相应变革。vives x.(2017)认为金融科技正在深刻改变金融生态,重塑金融格局,但也暴露出风控手段缺失、监管能力不足等问题,使得金融风险的复杂性、交叉性、传染性、隐蔽性和突发性更为突出。kaufman g.g.和scott k.e.(2003)认为金融科技的应用使得单个事件可以通过影响一连串的机构和市场,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损失扩散的可能性。
(二)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讨论了金融科技对银行风险的影响问题。国内学者对于金融科技的应用对银行风险的影响的观点主要可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12.20-2022.01.07 提交开题报告
2022.01.08-2022.02.28 毕业论文初稿撰写
2022.03.01-2022.03.30 提交论文初稿
5. 参考文献
[1] rainer alt,thomas puschmann.the rise of customer-oriented banking - electronic markets are paving the way for change in the financial industry.[j].electronic markets.2012(4).
[2] frame,s.w.and white,l.j. (2009) technological change,financial innovation,and diffusion in banking.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atlantaworking paper 2009-10. march.
[3]vives x. the impact of fintech on banking. european economy, 2017, (2).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