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生长期不同阶段高温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开题报告

 2023-02-19 20:42:0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1研究意义

由人类活动引发的以全球变暖为特征的气候变化正日益威胁着作物生产和粮食安全[1]。世界上近一半的人口以水稻为主食,但频繁发生的极端高温事件给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2]。对历史数据的分析表明,日平均温度每增加1℃,水稻产量降低14%[3],夜间最低温度每增加1℃,水稻产量降低10%[4]。水稻产量由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及粒重四部分组成,各组分相互协调,共同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获得高产。各组分中以结实率受髙温影响最大,其次为穗粒数、粒重和有效穗数,依次与水稻生长发育的开花期、穗分化期、灌浆期和有效分蘖终止期对应。水稻在生殖生长阶段极易受到高温胁迫,但敏感程度在不同生殖时期、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5]。水稻穗分化期、开花期和灌浆期的临界温度分别为33.1±1.7°c、37±1.2°c和31.3±0.7°c[6]。穗分化期高温降低每穗颖花数和结实率[7],开花期高温降低结实率[8],灌浆期高温降低粒重和最终产量[9]。普遍认为,开花期间的高温胁迫比其它生长阶段的高温胁迫对水稻产量的威胁更大[5]

对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及其产量组分在不同生殖阶段对高温的响应进行综合评估有助于全面了解水稻的高温耐受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3.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1研究目标

对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及其产量组分在不同生殖阶段不同时期对高温的响应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全面了解水稻的高温耐受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4.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4.1技术路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5.特色或创新之处

5.1立题有创新

耐高温水稻品种的选育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关键策略。已经鉴定出一些耐高温水稻品种,如nagina22和汕优63。nagina22即使在开花期遭遇38℃的高温仍能保持较高的小穗育性(80%)。以高产和适应性广闻名的超级杂交稻汕优63被报道在控制或大田高温条件下均具有较高的小穗育性。然而,这些水稻品种在非花期生殖阶段的耐热性却鲜有报道。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6.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6.1研究计划

研究工作将于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完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