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p2p网贷市场井喷式增长过程中,诸多不规范的问题与风险大量暴露出来。
像e租宝等恶性风险事件频发,动辄涉及数百亿资金和数十万投资者,一些涉及非法集资的p2p平台实际上已经蜕变成了#8220;庞氏骗局#8221;。
就p2p网贷业务的效能而言,在增加小微金融供给和降低融资成本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具有普惠金融的特点,政策层面对此也给予了充分肯定。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本文通过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现状描述、风险比较分析、实证分析和提供相关建议几个方面对的p2p网贷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描述和分析。拟解决的问题:我国p2p平台的应对角色;p2p平台的原始数据及分析;p2p平台的治理模式。写作提纲:1.p2p网贷的现状
2.列出p2p网贷平台上的实际经验交易数据
3.对原始数据进行初步统计分析,用数理统计软件回归模型,对影响p2p网贷融资风险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学者就本国P2P网贷行业的治理模式与举措表达了不少意见与建议。
Davis&Gelpem(2010)、Verstin(2011)等学者对美国现有的监管框架和机制提出了质疑。美国审计总署(2011)申明了对P2P网贷市场两种监管框架的建议:保持现有的多部口分头监管、州与联邦共同监管的管理架构,或转变为统一监管,即由单个联邦监管机构对投资人和借款人提供保护。Chaffee&Rapp(2012)支持由综合性监管机构对美国P2P网贷市场予以监管。健全的信用机制和法律体系、高效的网络技术为国外P2P网贷的规范发展提供了支持,但我围信用、法律、网络技术的发展相对滞后,因此P2P平台在运作模式、市场定位、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存在缺陷,甚至出现恶意欺诈现象,导致风险较大,市场认知度和公信为较低(尤瑞章,2010)。李爱君(2012)针对P2P平台的信用风险、坏账风险、操作风险和监管主体缺失风险,提出了完善信用风险防范法律制度、允许贷款出售、建立风险储备金制度、建立黑名单互换机制、完善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完善P2P平台信用评级制度和完善监管法律制度等屯项风险防范举措。叶湘榕(2014)具体分析了各种P2P借货模式的共性风险和特性风险,并指出应确定金融创新容忍、行为监管、监管一致性和消费者保护的监管原则,根据不同模式的性质和风险分类监管,同时加强行业自律。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论文计划: 1、2022年12月15日前,进行基础材料的收集。 2、2022年1月10日前,确定论文写作提纲,完成开题报告。 3、2022年3月20日前,完成论文初稿。 4、2022年4月10日前,完成论文初稿及中期检查。 5、2022年5月 6日前,对初稿进行修改并完成外文翻译。 6、2022年5月16日前,定稿。 7、2022年6月10日前,论文答辩。
撰写方案: 1、检索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了解本课题的研究现状,撰写开题报告; 2、搜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对策的相关数据; 3、进一步搜集、阅读文献和资料,做好相关的记录,拟定论文提纲; 4、根据拟定的论文提纲写成初稿; 5、反复修改,完成定稿
|
5. 参考文献
[1]郑扬扬. 我国p2p平台的角色定位与治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6.[2]李梦然. p2p网络借贷投资者的信息识别与行为偏差[d].清华大学,2014.[3]刘绘.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与监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4]肖清,李斌强,赵心愿,玄海燕. 基于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个人风险识别[a]. 中国统计教育学会.2015年(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论文[c].中国统计教育学会,2015:53. [5]唐姣,刘弋驰,李雪丽. p2p个人风险识别研究[a]. 中国统计教育学会.2015年(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论文[c].中国统计教育学会,2015:26. [6]张旭娟,陈恬静. 分类监管--我国p2p网络贷款平台监管的新路径[a]. 山西省法学会、湖北省法学会、河南省法学会、安徽省法学会、江西省法学会、湖南省法学会.第八届中部崛起法治论坛论文集[c].山西省法学会、湖北省法学会、河南省法学会、安徽省法学会、江西省法学会、湖南省法学会,2015:19. [7]张静妙,侯少杰,曹淑服. 我国p2p行业风险及监管对策研究[a]. 《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220;决策论坛--公共政策的创新与分析学术研讨会#8221;论文集(下)[c].《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6.2.[8]浅析中国p2p网络借贷市场的监管之路[a].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13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13:11. [9]贾希凌,马秋萍. 浅析p2p网贷平台的主要风险及其防范对策[a]. 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年度论文集[c].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2014.13.[10]琚然. p2p借贷行业风险的研究及保险担保模式的引入[a].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伦敦城市大学卡斯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国际年会论文集[c].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伦敦城市大学卡斯商学院,2015.10.[11]马玺渊,张瑞彬,田宋,李贲,陈凡,张雅祺. p2p借贷平台的风险控制能力研究[a].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的信息技术--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集[c].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2014.5.[12]侯孟奇. 供需视角下p2p网贷#8220;下乡#8221;的swot分析[a]. 今日财富杂志社.2016年第一届今日财富论坛论文集[c].今日财富杂志社,2016.3.[13]蔡瑞媛. 现代信用借贷的创新模式:p2p网络借贷平台[a]. 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中国软科学研究会:中国软科学研究会,2013.5. [14]温小霓. 基于保险的互联网金融网贷平台风险控制[a]. 陕西省保险学会.陕西省保险学术优秀论文集(2013-2014)[c].: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4.2. [15]尤瑞章,张晓霞. p2p在线借贷的中外比较分析--兼论对我国的启示[j]. 金融发展评论.2010.03
[16]李爱君. 民间借贷网络平台的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研究[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2,05
[17]叶湘榕.p2p借贷的模式风险与篮管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4.03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