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设计(论文)的研究背景: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公共建筑蓬勃发展。为了满足城市用户对公共建筑的需求,并做到在给水、排水等方面的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必须对该建筑进行给排水工程规划与设计。
设计(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1、毕业设计任务
1、某市给水工程管网规划设计,确定水厂建设规模、位置,并进行管道系统布置,方案论证;
2、给水管网水力计算,给水管网平面图,部份管道纵断面图(平面布置图,纵断面图3张以上,手工图至少1张);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及步骤
1、根据设计要求,查阅相关给水设计资料、规范和期刊,外文资料查阅、翻译。
2、明确设计任务书,收集城市现状、水文、地质、气候等所需资料,研究该地区新建水厂的常用设计方案,为毕业设计的后续工作做准备。
3、整理资料后做初步设计,拟定方案,进行多方面(技术、经济、安全等)比较,优化设计。请教指导老师,选定设计方案或对原选定方案略作修改。
4、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根据设计内容给出概算书,并给出毕业设计成果的初稿并上传系统。请教指导教师,讨论设计图及设计合理性,进一步完善设计。
5、成果定稿后按照制图要求完善设计图,完成CAD制图部分及手绘制图部分,打印并装订毕业设计说明书(含外文翻译),完成设计成果的定稿,上传系统,并由指导老师审阅。
6、整理所有设计相关成果,完成毕业设计的纸质材料,准备毕业答辩。
设计方案:
水厂方案比较及选定
根据原水水质,处理后的水的水质要求、水厂规模以及地形条件等确定。
制定两套方案如下:
方案一:
方案二:
| 方案一 | 方案二 |
类别 | 湿投法 | 干投法 |
优点
| 1. 能够更好地与原水混合 2. 不容易堵塞 | 1. 设备占地面积小 2. 设备不容易被腐蚀 3. 能够及时调节投加量 |
缺点 | 1. 设备占地面积大 2. 设备容易被腐蚀 3. 不能及时调节投加量 | 1. 如果用药量大的话,需要增加一台粉碎混凝剂的设备 2. 与原水混合不完全 3. 不易操作 |
类别 | 管式静态混合器 | 机械搅拌池 |
优点 | 1. 设备构造简单,安装起来方便 2. 混合的速度快 | 1. 混合的效果好 2. 水头损失不大 3. 不会受到水量的影响 |
缺点 | 1. 水量的变化会影响到混合效果
| 1. 需要消耗动能 2. 管理起来比较麻烦 3. 需要另设混合池 |
类别 | 折板絮凝池 | 往复式隔板絮凝池 |
优点 | 1.絮凝的效率高 | 1.絮凝的效果好 2.构成简单,施工起来比较方便 |
缺点 | 1. 构成比较复杂 2. 水量的大小变化会影响到絮凝效果 | 1. 时间长 2. 水头损失大 3. 出水流量不容易分配 |
类型 | 平流式沉淀池 | 斜管沉淀池 |
优点 | 1. 造价低 2. 施工起来比较方便 3. 对原水处理效果好 | 1. 沉淀的效率高 2. 占地面积较小 |
缺点 | 1. 占地多 2. 排泥设备维护较方便 | 1. 后期维护费用高 2. 排泥设备维护麻烦 |
适用范围 | 适用于大多数水厂 | 适用于单池处理量不大的水厂 |
类型 | V型滤池 | 普通快滤池 |
优点 | 1. 不需要大的阀门 2. 方便自动化操作 | 1. 运行起来比较稳健 2. 采用的滤料经济比较实惠 3. 采用降速的过滤方式,水质较好 |
缺点 | 1. 结构比较复杂 2. 操作起来比较麻烦 3. 最后的出水水质较普通快滤池较低 | 1. 需要的阀件比较多 2. 一定要包含全套的设备 |
从技术经济和占地面积等方面,目前的趋势还是采用折板絮凝池或者网格絮凝池的方法,V型过滤池应用的相对普通快滤池更加广泛,所以确定选择方案一。
4. 参考文献
1.给排水设计手册与规范
2.当代给水与废水处理新技术
3.给水工程(上下册)
5. 工作计划
1、给水管道规划及水厂位置规模,第1周完成;
2、管网设计计算,第2~4周完成;
3、水厂方案及可行性,第5~6周完成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