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本课题的意义1、研究背景慢城是最近十多年来兴起于欧洲发达国家的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形成了一批典型慢城,并成立了国际性慢城组织国际慢城协会。
李莉(2012)给出了慢城的定义:慢城是一种放慢生活节奏的全新的城市模式,是指人口在5万以下的城镇、村庄或社区,反污染,反噪音,支持都市绿化,支持绿色能源,支持传统手工方法作业,没有快餐区和大型超市。
根据慢城运动联盟的规定,成为其中成员必须在城市人口、环境政策、城市发展规划、基础设施、食品生产甚至青少年教育等方面满足54项的具体规定[1]。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研究目标了解国内外慢城的不同发展模式与空间布局,国内主要以中国首个国际慢城南京高淳桠溪国际慢城为主具体分析;了解古镇的发展模式,主要以江南水乡的古镇为例,总结出古镇发展模式以及江南古镇之间的差异,分析古镇现有发展模式中遇到的问题。
比较分析慢城与古镇在发展模式和空间布局上的异同,将古镇的成功之糅合于慢城发展模式之中,对桠溪国际慢城的发展提出一定的建议;将慢城发展模式的成功之处吸收运用于古镇发展中,缓解或解决古镇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同时,探讨古镇发展成为慢城的可能性。
二、研究内容1、 慢城的发展模式与空间布局在参考大量文献及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全面、科学地分析慢城的发展模式,总结出国内外慢城发展的共同模式,实例分析南京高淳桠溪国际慢城这个个体的发展模式,发现国内首个慢城发展中的不足之处。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法通过对以往学者、专家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和阐述进行阅读,了解、总结、分析慢城与古镇的发展模式和空间布局,以及两者各自的现状与问题,准确把握两者发展模式的内涵,对已有研究进展及不足进一步总结评述。
2、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把客观事物加以比较,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评价。
本研究将以空间为标准,对慢城和古镇进行深入的纵向分析,准确把握慢城和古镇的发展模式和空间布局以及两者的异同。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和创新之处目前已有的研究多是单独研究慢城或古镇的发展模式和空间布局,并未有学者将两者进行比较分析,也不曾有学者从慢城的角度对古镇的发展给出过建议或提出过方案,分析过古镇是否能发展成为慢城。
本研究将借鉴、学习前人的研究,弥补这方面的空白。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2015.11-2015.12 确定选题2016.02-2016.03 开题2016.03-2016.04 收集资料,完成初稿2016.04-2016.05 修改并定稿2016.05毕业论文答辩2016.06完成终稿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