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思绮旅》彝族文化文创视觉设计开题报告

 2023-11-19 02:1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这些辉煌灿烂的遗存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文化的烙印。非遗中所蕴藏着的独特的民族思维,优秀的民族基因和巧夺天工的传统技艺已不可复刻,因此,如何保护和更好地传承非遗文化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作为我国第六大少数民族,彝族的风俗习惯以及穿着打扮是非常有民族特色的。彝族的来源众说纷纭,主要有北来说、南来说、东来说和云南土著说等,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北来说。据汉文和彝文历史资料记载,彝族先民与分布于西部的古羌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彝族主要源自古羌人。由于历史悠久,彝族在古时就对历法和信仰有深刻研究,在随后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服饰。彝族的服饰,多姿多彩,风格独具,形态有近百种。历史上,各地服饰区别明显,样式各异,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琳琅满目,各具特色。凉山不少地区四季冷凉,气候变化不大,所以彝族服饰季节性不强,察尔瓦(披衫)常年皆着。 彝族服饰的色彩较为丰富,款式变化多姿,并且以大量银制品和刺绣装饰。另外,随着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彝族文化进一步进入大众视野。旅游产品的文创设计变得尤为重要,异族风情是我们在地域性文创产品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以此来体现“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课题的主要内容:《彝思绮旅——彝族文化文创视觉设计》是一个关于彝族文化展示的插画形象设计。本作品以彝族服饰为主要对象,彝族文化为重要体现,如何将其转换为直观的视觉体验为设计理念,对不同的彝族服饰进行分类筛选,并通过提取特色纹样,通过研究将服饰用插画、海报等形式进行视觉表述。把服饰以ip形象的方式分类表现出来,选取服饰,通过点线面的形式,色彩的渲染,使其得以呈现。

课题的关键问题:服饰的插画表达及实体呈现形式

难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彝族服饰文化是彝族审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彝族传统服饰纹样为切入点来了解彝族文化,是发扬彝族文化、展现彝族文化特色、丰富彝族文化种类多样性的重要方式。将彝族服饰文化与时代发展相结合进行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是保护、传承和发展彝族民族服饰文化的有效手段。

课题研究意义: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追溯根源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在云、贵、川三省,在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仍完整保留着彝族特有的文化,其中彝族银饰文化作为最具彝族代表性文化之一,早在2008年6月就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之凉山同时存在汉族、彝族、藏族、摩梭族等,在各少数民族之间不同的文化彼此影响下,彝族银饰图样繁多、光泽度好、做工精致,不亚于被称为中国第一银饰的苗族银饰。随着社会的发展,彝族银饰文化不断被大众认知、接受和喜爱,彝族银饰正走向世界,在时尚美学中,占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方案

设计方案:

1、设计内容:“彝思绮旅”ip形象设计、纹样元素提取设计、地域文化设计、海报等衍生产品。

2、设计风格:通过插画、色块与图形结合的方式表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第一周:根据选题要求查找相关的资料查询与搜集

第二周:毕业设计方案推敲、构思,做市场调研,编写论文提纲

第三周:查找相关的学术性论文参考和相关设计案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