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发展路径的未来选择——基于Libra与DCEP的比较开题报告

 2023-02-09 01: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背景:自从步入互联网时代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金融对于传统金融的冲击和融合也成为了专家们研究的重点之一。数字货币作为互联网金融的衍生品之一,也逐步进入公众视野并成为了热点话题。不论是数字货币的安全性或者流通性等,有人认为数字货币将会对传统经济带来打击,也有人认为数字货币会建立起自身的经济法则,促进经济发展。2019年6月,美国科技巨头Facebook公布了其领头的Libra协会关于全球加密数字货币Libra的开发计划,美国政府立刻对其召开了针对Libra的听证会。2019年10月28日,中央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在首届外滩金融峰会上表示,中国央行推出的数字货币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做出的全新加密电子货币体系,将采用双层运营体系,即人民银行先把DCEP兑换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现给群众。本篇论文,将以Libra和DCEP中外两大数字货币为例,具体分析数字货币发展的趋势和优劣。

意义:数字货币在发展上具有必然性,未来可能传统的纸币会因为便利性或者损耗性慢慢缩小规模,甚至可能有一天都不存在了。但是,这个整个过程中,要注意整体的金融稳定、防范风险。数字货币作为一种货币,在发行时必须考虑货币政策、金融稳定的传导机制,同时要注意保护消费者。而数字货币的研究,是为了在发行数字货币前对其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探讨,避免数字货币对于大国经济的进行难以弥补的冲击,必须确保数字货币的未来发展路径可靠安全后再推广。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重点

本文研究重点是数字货币发展及监管的现状,通过对两种典型数字货币的案例分析,探讨当今数字货币发展机制的不完善之处,并基于可持续的视角对于数字货币发展模式的分析和探讨

2研究难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传统的数字货币例如比特币,是基于区块链技术产生的一种电子货币。传统数字货币的特点之一是不依赖于某个权利中心进行发行,比如央行或者政府等,这种去中心化的特点代表着数字货币只要能够解决需求就能产生价值。

libra就是传统数字货币的代表。理想中的数字货币有三个特点:币值稳定,维持较低的通胀率;流动性好,能在全球范围内被普遍接受;可自由兑换,方便与其他货币互换。而libra是一种数字加密货币,通过加密保障的安全性和自由跨境转移资金。同时,libra的发行也是完全由真是储备资产支持,对于每个新建的libra,在储备过程中都有相对应价值的“一篮子”银行存款和短期政府债券,在这些资产的支持下,可以让用户确信他们能够在任何时候能够以等同或接近储备价值去出售libra货币。一篮子货币就是将现有的一组货币按照一定方法组合而形成的复合币,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副司长穆长春在《科技金融前沿:libra与数字货币展望》中提到,libra是比比特币更接近支付工具的数字货币,可以类比为数字货币中的稳定币。libra与其他数字货币的最大区别是通过真实储备的资产支持发行来保证币值稳定防止投机。libra也采用了以libra协会为主导的许可型区块链,还未实现真正的去中心化。

而反观dcep,本质上是一种人民币的电子化。首先,dcep是可以取代现金的一种数字货币,可以解决例如纸质货币的破损,找零麻烦等问题。其次,它可以实现“双线下”交易,即交易双方都处于离线状态下也可以用dcep交易,进行价值转移,这在数字货币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最后,和由社交网站主导的libra相比,dcep更加稳定和安全,它由央行直接发行,价值只与人民币挂钩,不会面对商业银行或者私营机构倒闭等问题,安全性极高。但是dcep作为国家背书的数字货币,仅仅实现了交易的去中介化,而不是去中心化。纵观货币发展历史,中国人民银行可能是全球第一个推出官方数字货币的央行。dcep的意义在于它不是现有货币的数字化,而是m0的替代。它使得交易环节对于账户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有利于人民币的流通和国际化。同时dcep可以实现货币的创造、记账、流动等数据的实时采集,为货币的投放、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该论题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字货币和区块链发展历程

(1)数字货币发展历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王硕.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创新趋势分析[j].上海金融, 2016, (2) :26-29.[2]沈鑫, 裴庆祺, 刘雪峰.区块链技术综述[j].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 2016, (11) .[3]王晟.区块链式法定货币体系研究[j].经济学家, 2016, 9 (9) :77-85.[4]邱勋.中国央行发行数字货币:路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西南金融, 2017, (3) :14-20.[5]樊云慧, 栗耀鑫.以比特币为例探讨数字货币的法律监管[j].法律适用, 2014, (7) :48-52.

[6]李加琳. 浅谈对法定数字货币发展的看法[j].全国流通经济, 2018, 2185(25):103-104.

[7]杜小玲, 聂昌腾, 陈永良. 数字货币及其货币金融理论影响初探[j]. 电子商务, 2018, no.217(01):48-49 9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