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行注册制对股市的影响开题报告

 2023-01-14 12: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现行的股票公开发行核准制的缺陷和不足逐步显现,主要存在行政控制过度、#8220;寻租#8221;现象严重、发行审核效率低下等问题,亟待进行改革和完善。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注册制改革作为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内容,之后股票公开发行注册制改革也成为了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的首要任务。按照正常程序,证监会只有在证券法修改完成后才能推出注册制改革方案,但就现阶段而言,对证券法进行修改还尚需时日。

为了应对这样的情况,政府试图通过人大特别授权的方式来推进注册制改革方案。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这项特别授权,这显示了高层大力推进注册制的坚定决心。然而,我国资本市场刚刚经历了一场#8220;股灾#8221;,迫切需要#8220;休养生息#8221;,注册制改革应当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股票发行注册制主要是指发行人申请发行股票时,必须依法将公开的各种资料完全准确地向证券监管机构申报。证券监管机构的职责是对申报文件的全面性、准确性、真实性和及时性作形式审查,不对发行人的资质进行实质性审核和价值判断而将发行公司股票的良莠留给市场来决定。

注册制的核心是只要证券发行人提供的材料不存在虚假、误导或者遗漏 , 即使该证券没有任何投资价值,证券主管机关也无权干涉,因为自愿上当被认为是投资者不可剥夺的权利。这类发行制度的代表是美国和日本。这种制度的市场化程度最高。

我国证券市场成立二十多年来,从发展之初就被扣上了政府行政化的帽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虽历经多次改革,但行政化的色彩非但没有消退,近些年反而越来越浓烈。综合我国新股发行制度的特点,其内在缺陷如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刘御辉(2005)分析认为因某些特定原因导致的我国股票市场股权分置和行政干预是我国和其他国家ipo抑价不同的原因,同时要提出提高新股发行效率,并抑制上市收益率过高的现象需要首先解决政府干预行为。

訾猛(2008)将我国股票市场按新股发行制度不同划分为四个不同时期。分别为审批制、核准制、保荐制(股权分置改革前)、保荐制(股权分置改革后)。同时对这四个不同时期的新股上市首日收益率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不同时期新股上市首日收益率差距显著,同时还得出不同时期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也显著不同的结论。

沈皓(2012)通过对发行方式、发行定价和准入条件等对新股发行制度对新股抑价现象进行研究,认为发行制度的改革进步使得新股抑价现象逐步改善,询价制度的推出对新股抑价起到明显的缓解作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撰写方案

1.阐述研究注册制对股市影响的目的和意义;

2.通过分析国外发行的股票注册制对股市的影响和我国发行注册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陈甦,析证券发行审核制度的二元结构,法学杂志,2001年第1期,37-38页。 [2]陈永生,证券发行制度的比较分析,财经科学,2000年第2期,12-14页。

[3]蒋永明、蒋顺才,西方ipo抑价理论及对中国ipo研究的启示,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3期。

[4]杨瑞、刘博,ipo发售机制的国际趋势及借鉴,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