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业务受到冲击。
而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等金改政策的提速又对银行的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银行必须向更高效、低成本的业务经营模式转变。
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和产生影响,为我国商业银行提出一些应对方案。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互联网金融概述 (一)互联网金融概念 (二)互联网金融的特征 (三)互联网金融主要的金融模式 (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状况 四、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优势比较 (一)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二)商业银行的优势 五、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挑战 (一)对商业银行支付中介的挑战 (二)对商业银行融资格局的挑战 (三)对商业银行收入的冲击 六、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挑战的应对策略 (一)勇于改革,转变发观念 (二)重视技术应用,加强自身创新 (三)尽快实现利率的市场化 (四)提高自身数据获取能力,重视数据的应用 (五)重视和客户之间的交流,注重客户体验 (六)直面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合作力度 七、结语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研究现状:
秦荣(2014)认为研究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存款业务、贷款业务战为切入点,从而提出了一些有代表性和实践意义的建议。
李永刚(2015)认为研究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模式,针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状况,指出互联网金融模式较传统商业银行所具有的优势,从而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挑战的应对措施。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撰写方案
1、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分析互联网金融的概述
5. 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11-22. [2]巴曙松,谌鹏.互动与融合: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竞争新格局[j].中国农村金融,2012,(24):15-17.
[3]宫晓琳. 互联网金融模式及时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j]南方金融,2013,(05):86-88.
[4]刘勤福,孟志芳. 基于商业银行视角的互联网金融研究[j].新金融,2014,(03):14-18.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