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赣交界一次局地突发强对流过程触发机制的分析开题报告

 2024-07-02 10:07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强对流天气是气象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突发性强、局地性显著、破坏力大等特点,常带来雷暴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对农业、交通、建筑等行业造成严重影响。

鄂赣交界地区位于我国中部,地势复杂,是强对流天气多发区之一,尤其在春夏季节,局地突发强对流事件时有发生,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本选题选择鄂赣交界地区一次典型的局地突发强对流过程进行深入分析,旨在通过对该个例的天气背景、触发机制以及环境条件进行剖析,揭示该地区局地突发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规律,为提高对此类天气的预报预警能力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机制一直是气象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强对流天气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强对流天气形成机理、预报预警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雷达资料、卫星资料以及中尺度数值模式模拟结果,对鄂赣交界地区一次局地突发强对流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天气形势分析:分析此次强对流过程发生发展的天气背景,包括环流形势演变特征,高低空急流配置,以及天气系统影响等。


2.局地环境条件分析:分析此次强对流过程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包括热力不稳定条件、动力条件、水汽条件等,以及各因素的贡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个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收集资料:收集鄂赣交界地区一次局地突发强对流过程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雷达资料、卫星资料以及再分析资料等,并对资料进行质量控制和处理。


2.数值模拟: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例如wrf模式)对这次强对流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检验,确保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3.天气形势分析: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再分析资料,分析此次强对流过程发生发展的天气背景,包括环流形势演变特征、高低空急流配置、以及天气系统影响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以往研究多集中在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预警方面,对鄂赣交界地区局地突发强对流过程的触发机制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将利用高分辨率数值模式和多种分析手段,深入探究此次强对流过程的触发机制,为提高该地区强对流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提供理论依据。


2.将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和环境场诊断分析,定量评估不同触发机制对本次局地突发强对流过程的影响,并分析各触发机制的相互作用,以期更全面地理解该地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机理。


3.本研究将分析此次强对流过程发生发展过程中对流不稳定、水汽条件、动力条件等环境条件的精细化结构特征,以及各因素对强对流触发和维持的影响,为该地区强对流天气的短临预警提供参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黄浩, 袁美, 陈超, 等. 一次长江中游突发强对流过程的多尺度特征及环境场分析[j]. 气象, 2022, 48(8): 974-988.

2. 陶岚, 孟雪松, 郭立新, 等. 一次黄淮地区超级单体风暴的观测与数值模拟研究[j]. 大气科学, 2023, 47(4): 981-1000.

3. 俞小鼎, 周小刚, 王秀明, 等. 雷暴与强对流临近预报技术进展[j]. 应用气象学报, 2021, 32(3): 257-27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