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诱因,会导致水质恶化、藻类过度繁殖等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水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
如何高效去除水体中的磷,已成为当前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选题旨在制备一种新型高效的负载型水合氧化锆生物杂化材料,并探究其对水中磷的吸附去除特性及机理,为磷污染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除磷材料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开发了一系列新型吸附材料,例如金属氧化物、生物炭、粘土矿物等。
其中,水合氧化锆由于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丰富的表面羟基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被认为是一种优良的吸附材料。
然而,水合氧化锆粉体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易流失、回收困难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1.材料制备:采用合适的制备方法,将水合氧化锆负载到生物载体上,制备负载型水合氧化锆生物杂化材料,并对材料进行形貌、结构和组成等表征;2.吸附实验:考察不同因素对负载型水合氧化锆生物杂化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包括ph值、温度、共存离子等;3.吸附机理:结合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吸附热力学以及材料表征等结果,探讨负载型水合氧化锆生物杂化材料对磷的吸附机理;4.再生性能:考察负载型水合氧化锆生物杂化材料的再生性能,评价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2. 写作提纲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与步骤:1.材料制备:a.采用溶胶-凝胶法或共沉淀法制备水合氧化锆;b.选择合适的生物载体,如壳聚糖、海藻酸钠等;c.将水合氧化锆负载到生物载体上,制备负载型水合氧化锆生物杂化材料;d.对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包括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等。
2.吸附实验:a.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不同ph值、温度、共存离子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b.吸附动力学实验:采用不同动力学模型拟合实验数据,研究吸附过程的速率控制步骤;c.吸附等温线实验:采用不同等温吸附模型拟合实验数据,确定吸附类型和最大吸附量。
3.吸附机理:a.结合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吸附热力学等结果分析吸附机理;b.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手段分析材料吸附磷前后的变化,进一步揭示吸附机理。
5. 研究的创新点
1.制备方法的创新:本研究将探索新的制备方法,制备具有更高比表面积、更丰富吸附位点和更优异性能的负载型水合氧化锆生物杂化材料。
2.生物载体的选择:本研究将选择新型环保、来源广泛的生物载体材料,以提高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
3.吸附机理的探讨:本研究将结合多种表征手段和理论计算,深入探讨负载型水合氧化锆生物杂化材料对磷的吸附机理,为材料的改性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黄勇,章超桦,徐敏,等. 负载型纳米水合氧化锆的制备及其吸附刚果红的性能[j]. 功能材料, 2018, 49(8): 178-184.
[2] 张静, 刘云海, 孙治荣, 等. 水合氧化锆的制备及其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性能[j]. 环境化学, 2017, 36(10): 2255-2263.
[3] 王晓燕, 赵丽, 王文龙, 等. 磁性壳聚糖/水合氧化锆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磷酸盐的吸附性能[j]. 环境工程学报, 2020, 14(12): 3732-3740.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