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高空气象要素,如温度、湿度、气压、风速和风向等,对天气预报、气候监测和航空航天等领域至关重要。
获取准确可靠的高空气象数据,对于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及时性以及保障航空航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探空气球探测方法存在成本高、操作复杂、数据获取不及时等问题。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高空气象要素监测技术一直在不断发展,从传统的探空气球探测到现代的遥感技术,各种新的监测手段和方法不断涌现。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在高空气象要素监测平台方面已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stm32的硬件平台设计:选用合适的stm32微控制器作为主控芯片,并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相应的传感器,构建高空气象要素监测平台的硬件系统。
2.传感器模块设计:选择高精度、低功耗的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风向等传感器,设计相应的信号调理电路,实现对高空气象要素的准确采集。
3.数据采集和处理:设计数据采集算法,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模拟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和数字化处理。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逐步开展以下研究工作:
1.需求分析: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研等方式,分析高空气象要素监测平台的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确定系统的设计目标和技术指标。
2.总体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系统的总体架构、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并进行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3.硬件电路设计:根据总体方案,选择合适的stm32微控制器、传感器、通信模块等硬件器件,设计系统的硬件电路,并进行电路仿真和调试。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低成本、低功耗的硬件平台设计:采用stm32低功耗微控制器和低功耗传感器,设计低功耗的硬件平台,降低系统的功耗,延长系统的工作时间。
2.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数据采集和处理:采用高精度的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电路,设计高可靠性的数据处理算法,提高数据的采集精度和可靠性。
3.实时、稳定的数据传输:采用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设计高效的数据传输协议,实现数据的实时、稳定传输。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黄昌,王晓玲,黄科元,等. 基于stm32和北斗的森林气象因子监测系统设计[j]. 电子技术应用,2021,47(12):149-153.
[2] 刘洋,田静,任奕哲. 基于stm32和zigbee的无线气象监测系统设计[j]. 电子测量技术,2020,43(12):106-111.
[3] 彭博,刘凯,谢静. 基于stm32和nb-iot的气象环境监测系统设计[j]. 仪器仪表学报,2021,42(01):247-254.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