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季节内振荡(intraseasonaloscillation,iso)是指周期为10-90天的大气环流异常现象,是热带大气环流中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对全球和区域天气气候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西北太平洋(westernnorthpacific,wnp)是全球季节内振荡活动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夏季季节内振荡的年际变化显著,对该区域以及东亚地区的降水、台风等天气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太平洋-北美遥相关型(pacific-northamericanteleconnectionpattern,pna)是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重要的遥相关型,其位相变化对北太平洋和北美地区的天气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季节内振荡作为热带大气最主要的环流系统之一,一直是大气科学研究的热点。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季节内振荡的特征、形成机制、影响因素以及预测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1.分析wnp夏季季节内振荡的时空分布特征,包括其强度、频率、传播特征等,以及与降水、环流等气象要素的关系。
2.分析pna和enso的不同位相特征,以及它们对wnp夏季季节内振荡强度、频率和传播的影响。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1.数据收集与处理:a.收集wnp地区夏季(6-8月)的降水、环流等气象要素数据,包括观测数据和再分析数据,如era5再分析数据、ncep/ncar再分析数据等。
b.收集pna和enso指数数据,如noaa提供的oni指数、ncep/ncar提供的pna指数等。
c.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标准化等预处理,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1.从PNA和ENSO协同作用的角度,研究WNP夏季季节内振荡的年际变化,这将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WNP夏季季节内振荡的变率特征及其机制。
2.结合统计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深入探讨PNA和ENSO影响WNP夏季季节内振荡的物理机制,为提高WNP地区夏季降水和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测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李崇银. 论enso循环的机制及其预测[j]. 大气科学,2020,44(04):765-776.
[2] 温敏,李建平,曾刚,等. enso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年际变化的影响机理[j]. 大气科学,2019,43(02):261-274.
[3] 黄磊,李双林,聂振龙,等. 2015/2016年超强el niño事件对西北太平洋夏季风影响的模拟研究[j]. 大气科学,2018,42(02):325-341.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