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开题报告

 2023-01-18 09:10:4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是为了促进各国的经济往来与国际结算,它的形成主要经历了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在各个阶段的货币体系均有其利弊。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深刻反映出当前以美元作为中心货币的一元化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缺陷和风险,只有从根本上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才能提高国际货币体系的整体效率,否则世界经济或将面临更大的系统性风险。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一、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及现状

二、 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障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特别是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提出,更多国内的学者开始关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提出了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即超主权货币这一概念,他认为超主权储备货币不仅克服了主权信用货币的内在风险,也为调节全球流动性提供了可能,例如特别提款权sdR他建议充分发挥sdR的作用,建立起sdr与其他货币之间的清算关系,使其能成为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公认的支付手段,积极推动在国际贸易大宗商品定价投资和企业记账中使用sdr计价国外研究。

黄薇在对国际储备货币格局变动趋势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常规型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方向(班克(bancor)方案、超主权储备货币、储备货币多元化),替代型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方向(sdR替代账户、多边货币互换以及区域货币储备体系)、辅助型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方向(构建国际政策协调机制强化跨境金融监管体系建设) 各自的特点,提出外汇储备币种多元化可能成为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发展方向,并且辅助型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措施也是同样重要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搜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2022年12月)

2.深入研究资料,撰写论文提纲(2022年1、2月)

3.撰写论文初稿(2022年3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周小川.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j].中国金融,2009,(7):8 - 9.

2、葛华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导读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3、萧巍,隋英姿.sdr面临困境的原因[j].世 界 经 济 1997(2):31-3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