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研究背景: 天然砂主要包括河砂和海砂,其中河砂是最早应用于混凝土材料也是最容易开采的矿石资源,在砂石骨料中质量最好,因而在混凝土材料中的使用量最大。随着大规模基础建设的大力发展,建筑工程的用砂量也逐年增加,市场供应出现短缺。天然砂是一种分布不均匀的地方性资源,且不适合长距离运输,因而造成部分地区天然砂紧缺。在我国的西部地区,天然砂更加紧缺,甚至出现无砂可用的情况。为了缓解天然砂紧缺的现状,很多地区都出现过量开采天然砂、毁田挖砂、破坏河道挖砂等行为。面对这样的现状,2002年我国在部分地区已经出台了禁止采砂或者有限开采天然砂的相关规定,然而这一规定更加加剧了天然砂在工程中使用的紧缺现状。为了克服天然砂资源匮乏的问题,许多工程单位尽力寻找既能替代天然砂又能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的材料,而机制砂因为价格便宜,对环境污染小,不受地域限制并且可以大批量加工生产等诸多特点,成为了替代天然砂的最佳材料。 1.2研究目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2.1主要研究内容: (1)分析机制砂的物理性能,包括颗粒形貌、细度模数、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级配、含泥量、石粉含量;分析矿粉掺合料的基本物理性能,包括密度、细度。 (2)选用水玻璃na2o掺量6%,模数1.0作为碱激发剂对矿粉掺合料掺量30%进行化学作用,制备碱激发胶凝材料,进而选用机制砂为细集料,加水按比例1:3制备碱矿渣水泥砂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