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及风险防范分析开题报告

 2023-09-05 09:40:1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课题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全球化不断推进,我国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各界学者对于进出口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研究也逐步深入、广泛。国内外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研究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stiglitz(1981)在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之上建立了信贷配给模型,论证了之所以存在超额需求与超额供给均衡的信贷配给,是因为存在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独特的角度阐述了银行为了避免风险导致的的利润减少,并不会因为中小企业选择支付更高利率或提供更多抵押品而借款的这一事实。unger(2021)通过建立贸易模型分析了信贷摩擦的影响,结果与经验证据一样,反映了中小企业选择外部融资却面临信贷准入障碍,一方面依赖银行融资,另一方面支付较高的借贷成本,而大企业则使用较便宜的债券融资。马莹(2019)认为中小企业通常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是靠内源国际贸易融资,但内燃国际贸易融资的能力远远不能满足一些中小企业的经营全部资金需求。在经济环境变化、政府税收增加等外部因素影响下,钱程(2010)表明原本处于资金和技术门槛较低行业的中小企业出现内源性融资空乏的问题,这就使其倾向于外源性融资的间接融资——银行贷款,但凭此筹集的资金只是杯水车薪;外加外源性融资的直接融资体系——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还在逐步完善中、中小企业信用体服务体系仍不健全,都使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状况雪上加霜。allan,barbaratyler(2012)通过观察数据得到新兴技术型企业与非技术性公司相比,对各种形式的融资需求都更大,与贸易融资这一渠道相比,更倾向于内部融资渠道——股权融资。这也表明不同的公司群体在寻求外部融资的类型上有不同的需求——融资偏好不同,难以维持业务——特别是以增长为导向的企业——比不以增长为导向的企业更可能寻求外部资本。陈新娟(2019)用经济学原理深度分析得出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原因大致为:融资渠道少、融资申请难、融资成本高。因此与大企业相比,被银行变相压缩融资资源而排斥在外的中小企业通常转向民间借贷。李建军(2013)从民间借贷发展的方向,通过调查发现影子信贷市场凭借独特的信息优势和成本优势正逐渐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但并未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我国金融市场还处于发展完善阶段,难以消除和放松信息不对称和信贷配给约束,使传统融资方式并不能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中小企业面临结构性资金供给不足;另外影子信贷利率水平过高,不利于企业的成长,不加管制任其发展会使融资我国金融体系更加脆弱。董静(2018)通过年数据比较分析得出近期我国跨境贸易融资业务进入下行趋势,我国跨境贸易融资业务以进口融资为主,不同类型企业的跨境贸易融资业务的财务成本具有差异性。这也证明我国银行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却相对滞后。叶梅(2021)和陈佳(2020)分别在宏观角度上从中小企业自身、金融体系、政府三个层面一针见血地阐述了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难的根源所在。其中最重要的是外部因素,银行目前仍处于金融体系垄断地位,并且伴随着向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的是融资成本与风险的增加,同时股权融资渠道也不畅通;我国目前对中小企业相关法律援助少之又少,未出现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内源融资是民营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主要方式,然而我国目前关于中小企业内源融资的官方数据很少,说明我国中小企业内源资金比重偏低。2.国际贸易融资方式风险分析与防范。薛睿(2006)表明相对于只有票据业务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品种有限的国内贸易融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更具多样性。目前,我国银行对于一般中小企业可以提供综合风险较小的进口开立信用证、信用证项下押汇业务、出口押汇(贴现)、福费廷、打包贷款等具有国际贸易背景的贸易融资,对于风险较高的出口保理、发票融资带来的便利,中小企业无论效益如何都无法享受到。银行几乎是中小企业唯一的贷款供应商,因此银行在市场上的议价能力较强,相比较银行对大企业提供免费或价格低廉的融资类产品,银行可以在合理范围内对中小企业贸易融资收取一定的手续费,这也可以促进银行收入结构调整。sahlman(1990)提出对处于创业阶段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金融机构获得高收益的同时也承担高风险。但由于创业阶段的企业信息不透明,很难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获得外源融资,只能更多的依赖于内源融资、风险融资和贸易融资。谢静(2018)基于当前国际贸易中融资市场特点,将其风险概括为五大类型:融资信用度管理风险、筹资风险、国家政策风险、国际外汇风险和社会环境风险。并且表示贸易活动本身是风险与收益并存的。因此,在风险防范角度上着力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从各类风险预警机制、风险防范措施、风险规避方法上来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具体创新措施包括:完善企业信用评估,降低信用度管理风险;做好国家政策的解读,规避融资项目风险;完善融资法律体系,强化法律风险防范;加强外汇汇率检测,完善外汇风险防范机制;关注社会环境变动,防范融资市场风险。邢玉庆(2021)认为疫情以来,外贸企业面临经营风险上升,国际贸易融资相关客户信用风险、贸易背景真实性风险、商业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五大类风险问题非常值得关注,并针对此向商业银行提出其对应措施:客户信用风险方面,商业银行应全面评价客户经营能力,多渠道交叉验证贸易背景真实性;加强历史数据分析以防范商业信用风险;利用专业手段以辅助客户完善市场风险管理;在全面了解各类政策基础上,避免政策变动引发区域性风险。此外,吴雯雯(2020)从另一角度提出在国际金融动荡环境下,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成因包括缺乏更加专业的风险管控人才、融资风险的防范意识有待提高、融资风险管理制度还有待改善。3.改善进出口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难的策略。张霩(2010)认为行业分布包罗万象、融资需求和自身条件各不相同的中小企业,并不应该千军万马挤银行贷款这座“独木桥”,毕竟银行只是融资的主要载体,而不是唯一。所以融资多样化已成必然趋势。mirlinda(2018)通过实证表明小额信贷可以促进公平公正,并对减贫、创业增长和潜在经济发展都具有推动作用,并提出促进小额信贷,不论资金来自于银行还是其他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提供小额信贷已是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营运资金问题的成功方案。蔡粵屏(2007)认为国际贸易融资难成为制约进出口中小企业开展业务的瓶颈,银行应降低进出口中小企业进行国际贸易融资的准入门槛。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极为重视中小型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情况,并正在积极地引导中小型企业进行国际贸易融资的优化创新。陈新娟(2019)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从案例实证分析得出互联网金融有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拓宽融资渠道、简化申请手续和抵押担保手续的优势,完全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特点,从而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向。董捷(2022)也提出中小企业可以凭借这种融资模式充分利用应收账款占用流动性资金的部分来进行融资,从而提高资金周转率、 降低融资成本。在这一优势基础上,他采用多个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方法以更为准确地对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价,案例检验其有效性后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供银行参考。林俐(2013)实证分析得出偏重于股权融资的中小企业,其资产负债率处于下降趋势,整体上负债类资金的利用效率在逐年降低,这就说明其资本结构是不合理的,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优化资本结构的措施以改变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alexis(2020)在前人分析了影响出口商决定提供贸易信贷的制度和金融因素的基础上,首次尝试分析贸易一体化对贸易融资的影响,发现经济更加一体化的贸易协定作为一个减少风险的机制,不仅有助于在出口商和其外国客户建立良好的信任环境,而且可以减少国际交易中固有风险、对现金预付的需求,也就是说减少纠纷的可能性增加使进口商愿意履行合同并提供装运后的条款,进而促进贸易增长。章玲超(2019)对于这一现状,他提出建立完善的企业征信服务平台和引入信用保证基金,来发挥增信功能,实现共享贸易信用信息,银行也为因此增加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积极性,从而形成良性的金融环境。现阶段已建立的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制度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由于信用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巨大费用与不确定性,就此,夏锋(2013)强调认清信用评价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并从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角度研究出了一套针对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质押信用评级体系,用来预防和解决信用信息不对称的问。杨玲(2021)认为在自有资金有限、一般外源性融资又受到各种约束的情况下,从具体融资方法来说,选择信用证项下的出口押汇是从事外贸业务的中小企业缓解短期资金压力的理想选择,并分别分析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证下出口押汇时应考虑的不同问题。王杰(2014)表明出口保理业务是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够为出口商提供较为便利的结算条件,尤其可以解决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和财务管理成本较高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中小企业降低收款风险、改善财务状况、增加贸易机会,还可以拓宽融资渠道、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收款保障。福费廷业务主要适用于中长期的融资服务,唐娜(2020)认为,若从福费廷的特点、业务流程、费用承担等方面考虑,信用证项下福费廷业务确实是中小型出口贸易企业融资的理想选择。中小型外贸企业在传统贸易融资时存在的融资缺口也为银行发展福费廷业务提供了机遇。从静(2014)提出目前国内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结算融资服务力度不大,所以作为国际保理商的银行应该多尝试在不同行业设计出各具特色的金融融资方案,建立和设计针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和出口保理融资产品,还可以与其他金融方式一起产生搭档效应,从而达到风险控制的目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问题

基本内容:

本课题拟紧密联系当前实际,对目前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主要方式和途径进行总结归纳,并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国际贸易融资面临的主要问题、各融资方式的优劣和存在的风险,为有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融资策略方面的参考建议。

解决的关键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检索与研究,搜集相关资料与数据,分析融资内涵及主要方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条件和基础

已完成主要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了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修完了规定学分;参加了有关课程实习、调研等活动,通过撰写专业课程论文等教学环节,培养了初步的科学研究意识和能力;同时,利用毕业实习的机会查阅并收集了大量文献资料,对将撰写的论文内容作了认真思考,对选题研究领域的背景与发展态势有了一定了解。通过了大学英语及计算机等级考试,初步具备了查阅相关中外文文献和计算机应用的能力。

经管学院资料室与实验室在论文研究写作期间对毕业生全天开放,为完成论文提供必要的保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