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如今,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港口作为运输链中的重要环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渐增强。被称为“北上海”的南通坚定落实“海洋强国”战略,统筹推进优江拓海、江海联动,致力于打造极富潜力、强竞争力的南通港口物流建设。距今,许多学者研究发现港口物流在未来发展中将逐步向物流中心推进,在 klin.h.a(1995)等人的研究中均阐释了港口现代物流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也不再局限地以连通海-陆货物运输口来定义港口物流。张丽君(2005)将港口物流发展与腹地经济水平相互关联,系统定义了港口物流中心是结合软硬件能力、管理水平、信息共享等方面的综合物流服务体系。xing wang等(2016)表示港口在保护和拉动投资、地方出口和区域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研究如何合理、准确地评价一个港口的竞争力以及提高港口综合竞争力的途径和方法,为我国有关建设主管部门的政策、发展港口供应链管理、促进港口资源合理配置、加强内部管理都有积极的启示。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在于南通港口竞争力评价以及提升策略,根据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总结,目前港口竞争力的相关研究集中在港口竞争力影响因素和相应评价方法这两个层面。
1、港口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2. 研究内容和问题
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
本课题港口竞争力的理论内涵为基础,综合罗列影响港口竞争力的因素,筛选出全面科学反映港口竞争力的指标并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南通港口物流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与分析,结合南通港口物流发展环境与现状探寻提高港口竞争力的对策方案,以期使南通港口朝着国际化、综合化方向发展,对分析其他港口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解决的关键问题: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阅读与归纳总结的方法:根据收集整理的文献,归纳比较国内外学者对港口竞争力的研究成果,提炼总结港口及港口竞争力的内涵,概括南通港口物流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2.大量指标与数据基础上各种统计方法的综合运用;在港口竞争力评价方面,基于熵权法topsis构建港口竞争力评价模型,
4. 研究的条件和基础
已完成主要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了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国家计算机二级、三级考试,初步具备了查阅国内外文献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良好的数理思维,参加了科研竞赛等活动,在夯实专业基础并学习理论模型等方法,通过撰写专业课程论文、大学生创新项目课题研究,不断培养自身的科研能力;同时利用假期时间收集汇总了大量文献资料,对所撰写论文的框架和内容进行细致思考,对其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势态有了一定的认识。
学校图书馆里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Elsevier等中外期刊文献资源资源丰富,并在论文研究与写作期间对学生全天开放,为完成毕业论文提供了必要保障。指导老师对本课题研究领域有很高的造诣,能够对同学的研究进行科学的指导。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